科研机构动向
Institute News
城市规范与街道轮廓、建筑形态具有很深的关联性。其中,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城市规划管理重要的技术支撑,极大地影响城市中建筑的特征。本研究参考日本金泽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陈航宇,沈振江的日本建筑基准法,城市规划法的可视化研究,通过对福建省规的可视化,建立规范模型,能帮助行业相关各方直观地观察到规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和作用,审查建筑的合规性,研究规范的合理性,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更大的可能。
以省规容量指标控制为对象,在CityEngine平台上利用CGA规则构建算法,以地块条件为参数高效地生成建筑容量控制模型,即在省规控制下能够建设的最大建筑体量,验证了规范可视化技术的潜力。
建立一个街区范围大小的城市,对其地块进行赋值,输入规划的数据,所有地块的可视化模型,在数秒内全部生成,建设用地面积过小的就会显示红色,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在省规的约束下城市的空间形态,可视化技术在利用计算机辅助量化的优势更是非常明显。
未来期在建立建筑容量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拓展能够自动化地检查现有建筑是否合规,这是规范可视化最直接的一个运用。建筑合规性即是一个地块上的建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本文中指的是是否满足容量指标控制的规定。在如今城市规划领域推进结合大数据、采取多规合一等等举措的情况下,可视化、自动化就会提供城市规划有力的支持,可视化帮助各方充分地理解规范和观察规划效果,自动化能更好地提高分析、审查等工作的效率。
尤其是我国城市具有规模较大的显著特征,每一条规划的规范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修改调整时都会深思熟虑再做决策,可视化技术将会帮助决策者能够较好地把握修改前后的影响,甚至能量化影响,作为可靠的决策依据。当然这也只是在规划领域可视化技术应用的其中之一。
参考文献
Hangyu Chen; Zhenjiang Shen Building form regulation visualisation in Japan: automatic building volume legality verification via procedural modell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Society, 2018 Vol.10 No.4, pp.313 - 340
DOI: 10.1504/IJSSOC.2018.099030